怎樣才算「失眠」?
[澄心診所]
短暫失眠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
或許是下午咖啡喝多了,晚上睡不著;或許是明天要去旅遊,
今天太興奮了睡不著;或許是與男友吵架,心中氣憤難平而睡不著;
或許是公司有重要的業務要完成,趟在床上都還在思考,好幾天都不易入睡;
或許是家中親人過世,連續一陣子睡不著。
在這些情況下,你可能都會說:「我昨晚失眠了。」
的確,這些都是失眠的「症狀」,然而怎麼樣才算是臨床上定義的「失眠症」呢?
臨床上,失眠的症狀主要分為三類: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
以及醒來後沒有睡飽的感覺,且這種情形持續一個月以上,
以干擾到白天的活動,即可診斷為失眠症。
事實上,失眠的認知是很主觀的,沒有絕對的標準,
一般可以一週三次以上,入睡前的時間超過三十分鐘,
或半夜醒來的時間在三十分鐘以上來定義。
但是有的人習慣睡前先再床上躺個三十分鐘,甚至一小時,
很自在的享受躺著的感覺,也不影響白天的活動,這些都不能稱為失眠。
若是突來的壓力情境導致失眠,但壓力解除後即恢復正常睡眠,就不必太過擔心。
一旦失眠症狀超過一個月,稱為亞急性失眠,需要積極尋求改善。
若超過半年,則稱為慢性失眠,
此時若自我調整仍無法改善,就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有些人的失眠跟一些心理或是生理疾病有關,特別是憂鬱症及焦慮症,
或睡眠異常等,都會導致失眠的症狀發生。
如果你的失眠常伴隨著憂鬱的情緒發生,
或者對於睡眠以外的事物也常有極端的焦慮狀況,
建議除了應用本書的自療方式外,也要同時諮詢精神科醫師。
另外如果你的睡眠問題透過本書提供的方法似乎沒有效果,
或是除了晚上睡眠品質不佳之外,白天也有嗜睡的困擾,
在不該睡的時候會睡著,則建議你到各大醫院的睡眠中心尋求進一步的評估或協助。
從返犯罪現場─失眠病因的3P模式
經由前面的描述,你可以找出偷走你睡眠的竊賊,以及他們的犯案手法。
然而面對這些影響睡眠的因素,你可能會覺得一下子面對好幾個問題,
不知如何下手改善。
甚至,你可能找到一個當初誘發你失眠的壓力或改變因素,
但在這個壓力解除後,失眠問題卻仍然持續著,也無從去解決它。
要更清楚知道你的睡眠是如何被偷走的,除了找出犯案的對象外,
更要從返犯罪現場,了解整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因此,另一個了解你失眠原因的方法。
卻是從時間軸來看失眠是怎麼發生的。你之前所找到影響睡眠的原因,
可能在你失眠發展的不同時間點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知名睡眠學者亞瑟斯皮爾教授提出的失眠病因3P模式,
可以幫我們釐清失眠的發展過程。
他將失眠的影響因子依據發生的先後分為三個類別,
分別是:前置因子、誘發因子、與持續因子。
前置因子決定了我們是否容易有失眠問題的人,
但不見得會造成長期的失眠;誘發因子引發失眠的開始,
但經常是短暫性的失眠;持續因子則會接手干擾睡眠,
在誘發因子已經消失之後仍然讓失眠持續下去。
以下是詳細說明:
一、前置因子:是指容易產生失眠的特質,原因可能是生理上睡眠系統的特性,
或者是心理及人格的特質。有這些特質可能比較容易爾偶睡不好,
但不見得會有長期的失眠;但若搭配上誘發因子及持續因子,
就比較容易形成長期失眠的困擾。
其中,最常見的前置因子是個性上的特質,
很多失眠的個案在有睡眠問題之前,就通常比較容易焦慮、比較敏感,
或是具有完美主義或控制慾比較重的特性,
這樣個性的人平常就容易處在清醒系統較為激發的狀態下。
尤其在壓力之下或是在環境無法掌控時,清醒系統更容易被激發,
到了晚上也不容易降下來,就容易造成失眠。
偏偏睡眠又是一件你越想掌控就會跑得越遠的事,
有這些特性的人一旦開始失眠之後,經常容易讓失眠持續下去。
前置因子也可能是屬於生理上的特質。
例如,有些人從小就是在晚上精神特別好,喜歡在夜間工作的人。
這種稱為貓頭鷹型的特質,研究已經發現可能與特定的基因型態有關。
這類型的人生理時鐘容易往後延遲,倘若生活又不規律,
環境當中的光線或時間相關的線索不足,
就很容易形成晚上睡不著、早上爬不起來的睡眠型態。
另外也有些人的恆定系統可能比較脆弱,從小就不易深睡,
若一、兩天睡不好,也不像大部分的人隔天會比較容易睡。
這些人的睡眠也容易在生活不規律或外在干擾增加時,就進入失眠的循環。
二、誘發因子:是指開始失眠的外在因素。
這類因素最常見的就是壓力事件,可能是人際衝突;
工作壓力、被革職、災難、喪親等負面壓力,或升官、中大獎、喜獲麟兒、
要與心儀對象約會等正向壓力,太過焦慮、緊張、開心、興奮、激動,
都會觸發清醒系統,而讓自己失眠。
誘發因子也可能透過生理時鐘影響睡眠,像是出國時差、上夜班;
也可能干擾恆定機制的運作,像退休、臥病在床,
而減少了白天體力與腦力的消耗,或延長了躺床的時間。
不管是上述哪一類的誘發事件,睡眠應該都在狀況解除或適應之後就會恢復。
如果當初促發失眠的原因已經不見了,但還是睡不好,
這時就要探討,是什麼原因讓失眠一直持續下去。
三、持續因子:是指短暫的失眠延續成長為長期失眠的因素。
這類因素最常見的是因為失眠而帶來的行為改變或心理狀態,
反而更延續了失眠。
在行為方面,如前面提過的,失眠的個案經常因為睡不好就提早上床,
或減少一些活動來專心因應失眠,這些作為可能會影響了恆定系統,
使得睡眠更不容易紮實,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機會更多;
也可能因為睡不飽,利用週末補眠,反而擾亂了生理時鐘。
在心理方面,因為翻來覆去睡不著,深怕睡不好會影響白天工作情形,
又會損害健康,睡眠的好與壞所背負的責任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大,
反而延續了失眠;
另外,持續一陣子的失眠也讓臥室情境與清醒形成制約學習,
與睡眠越來越背道而馳。
轉摘自 失眠可以自療 楊建銘著 待續...
澄 心 診 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