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最後藍圖 萬芳推醫師到宅服務

無障礙診所僅少數人需求?障權會盼修全面落實- 生活- 中時 - 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
無障礙診所僅少數人需求?障權會盼修全面落實

醫美診所大亂鬥!男女互毆假髮遭殃-社會-中時
醫美診所大亂鬥!男女互毆 假髮遭殃

雙向轉診、資源共享桃醫骨醫聯盟成立- 生活- 中時 - 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
雙向轉診、資源共享 桃醫骨醫聯盟成立

斗六慈濟醫院增設30床將成長照後送據點- 社會- 中時 - 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
斗六慈濟醫院增設30床 將成長照後送據點

春節生病只能塞往醫院診所開診率差- 生活- 中時 - 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 ›
春節生病只能塞往醫院 診所開診率差

台中「優點診所」診療環境猶如文青庭院- 財經- 工商 - 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
台中「優點診所」診療環境猶如文青庭院

【推薦】高雄人本自然牙醫診所服務以患者為本,充滿溫柔微笑的牙醫診所 ...blog.udn.com/chichi0219
對很多人來說,看牙醫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
光是想到蒼白的燈光、冷冰冰的儀器,
還要在面無表情的醫護人員前張開自己的嘴,實在很可怕,
難怪很多人都拖到牙痛到受不了,才會去看牙醫。
但在高雄前鎮區,有一間很不一樣的牙醫診所,去過的病患都一致推薦,
這間診所特別有溫度,特別能讓人放鬆安心,它就是高雄人本自然牙醫診所。
位於前鎮的人本自然牙醫如同名稱一樣,以患者的角度為出發點做服務,
內部裝潢以柔和舒適的黃光搭配綠色植栽,加上態度專業親切的醫護人員,
能紓解患者緊繃的心情,減少看牙帶來的壓力。
診療椅也是相同一致的綠色色系,看得出人本自然牙醫對於細節要求,
青綠色調不僅讓人感覺輕鬆許多,同時也為牙醫診所帶來一絲活潑氣息。
為了提供患者更全方位的服務,
提供服務的方式當然也要與時俱進,高雄人本自然牙醫有專屬app,
只要下載app就能進行線上預約並確認約診紀錄。
app還提供線上問與答的功能,無論患者是需要牙周病治療、拔智齒或植牙,
都可以在家做初步諮詢,再到人本自然牙醫診所詳細諮詢後續療程,
便利又實用的服務,受到不少患者的推薦。
患者詢問關於牙套斷裂以及後續植牙處置的問題,
人本自然牙醫app給予及時、專業的回覆,
更不忘了貼心提醒患者牙齒出狀況的期間進食要小心。
了解患者的狀況先安排完整的X光檢查,詳細評估口腔條件,
全面而完善的看診流程,獲得不少高雄人的推薦。
人本自然牙醫的app還具有推播功能,能提醒患者固定洗牙或是預約時間,
是忙碌的現代人的醫療好幫手,這項優質的服務,可是來自於對體貼患者的心。
除了有app輔助的服務,醫護人員的專業度與親切度也非常重要,
人本自然牙醫的施昆育醫師非常親切友善,若進行植牙、拔智齒或牙周病治療等,
較為複雜的牙齒療程,施昆育醫師會很有耐性的與患者溝通說明,
即使是洗牙或補牙等較簡易的療程,也絲毫不馬虎,因此深獲患者愛戴與信任。
追蹤高雄人本自然牙醫的FB就可以發現,診所非常重視員工的「教育訓練」,
無論軟硬體設備,都持續地精進醫療品質,很佩服施昆育醫師精益求精的精神。
臉書上也不時和患者分享牙齒保健小知識,
例如補牙和裝假牙過後,還是要重視牙齒的清潔衛生,
不然有可能因為假牙不密合造成二次蛀牙,
到時又要再度補牙或是植牙,得不償失。
最後還要分享高雄人本自然牙醫最特別之處,
就是他們會不定期舉辦「讀書會」,不僅分享牙齒保健知識,
也會邀請其他牙醫診所醫師互相交流、分享經驗的資訊,內容豐富又有趣。
人本自然牙醫員工旅遊合照
人本自然牙醫注重整體團隊默契的塑造,
定期員工舉辦旅遊,打造有向心力的醫療團隊
人本自然牙醫不斷地增進醫護人員軟實力,並實踐於醫療服務中,
讓每位到診所治療的患者都可以享受水準之上的服務品質,
難怪人本自然牙醫一直是前鎮地區人氣居高不下的牙科診所,
這樣專業、親切又有人文氣息的牙醫診所,值得推薦給高雄的朋友。
以下內文出自: http://blog.udn.com/chichi02191988/118160713
錦洲診所小護士@ 溪口虱目魚
麗文護士小姐 在錦洲診所 已服務十幾年嘍 牛奶魚真的看不出耶 年紀小 但打針的技術 可是厲害的不得了喔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出事中午休診 但剛好她值班 處理的 謝謝你的幫忙喔 爸媽生病如需打針只要有他就搞定啦 小護士來溪口虱目魚品嚐魚肚粥時 偶而買生魚肚回去自己煮呢 她可真忙連吃魚肚粥都忙接手機呢
文章出自: https://blog.xuite.net/mikefish99/twblog/126681686-%E9%8C%A6%E6%B4%B2%E8%A8%BA%E6%89%80%E5%B0%8F%E8%
復健科@ 沈潛中
從手受傷開始,一直沒再攀岩過,星期一(11/2),想說受傷也半年多了,應該差不多可以了,也許還可以當復健,盡量都用右手就好了。就過去和朋友一起攀。
剛進岩館,不曉得為什麼我的nalgene水壺就不見了,我裝完水放飲水機上,然後去更衣,進場後發現水壺沒拿進去,再出來找就找不到了,找了好幾次。
太久沒爬,連岩感都沒了,一開始爬最簡單的(櫃檯後面的路線),一趟就爬了很久。一個晚上就差不多爬三趟,還沒有下攀,冏。而且不太可能只用右手攀,多多少少還是會用到左手。
攀完後,手有點痛,隔天還是沒好,痛又加劇。想是因為之前復健做得不夠,手的筋脈尚無法負荷攀岩。今天早上查復健科診所的資料,查到一家叫「余世仁復健科診所」,原來就在公共溫泉浴室旁邊,挺有名的。晚上搭捷運到北投站,在晚上八點前趕到。一進去,裡面人超多,可見是很知名的診所。
醫生說像這樣橈骨骨折的清況不適合攀岩,攀岩是要單手支撐全身的重量,假設體重45公斤,就是承受45公斤的重,受傷後,骨頭跟筋都比較脆弱,所以不適合攀岩。我還是一直問那要多久,怎麼訓練才行,醫生說那至少要一年才夠(我想醫生的意思,是不是想說都不要攀岩比較好!?),然後要練力氣。再來就是排隊等儀器治療,有三樣,超音波,電療,照熱光,感覺滿專業的。這幾天有空會再過去。
來自: https://blog.xuite.net/yuta0102/wretch/88271492-%E5%BE%A9%E5%81%A5%E7%A7%91